查看: 755|回复: 0

UGC社区的秘密都在这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8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几乎所有的工具类产品都想做社区,因为社区既能提升LT(因为留存提升了),也能提升V(社区构建的关系,提升了变现的可能性和深度),实在是「居家旅行,必备良品」。

几乎所有的交易类产品也想做社区,因为社区种草,交易拔草。你的先种再拔,流量掌握在社区手里,总感觉心里不踏实。不论是夯实壁垒,还是降低流量成本,社区看起来都是个好解法。且如果你是个创业者,自建蓄水池,从社区切交易,会比较顺畅一些。

几乎所有的内容消费类产品都比较羡慕社区,因为社区能解决内容供应链的问题,你看爱奇艺、优酷,每年那么多钱花在版权购买上,抖音、快手这个包袱就小得多。

社区真是个好产品。

但社区也是个复杂的产品。

社区为什么要做UGC,而非PGC?毕竟PGC更好看呀?

是只要有社区的产品功能,就算是社区了吗?如果不是,为什么?怎么样才算形成了一个社区?

为什么抖音、快手上产生的内容这么好看?

社区的本质是什么?

一个社区究竟是如何长大的?运营又需要在其中做什么?

可社区的本质是什么?怎么算形成了社区?社区里,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以及,最重要的,运营应该在社区里承担什么角色?

注意,这里面仍然可能包含着问题和错误,或者说一定有错误。一个完全自恰的系统,一定是错误的系统。

社区:用内容连接人
社区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说IM完成的人与人的链接。媒体完成人与内容的链接,社区则是用内容链接人。

201906173765_64.jpg


这个定义让社区有点尴尬,好像他是个中间态,迟早变成媒体,或者IM似的。

所以我们可以讨论下。

第一,社区和媒体的区别是什么?

有人说,社区99%的人都是纯消费者,1%的人生产内容,绝大多数的人不就是来看内容的么?那给最好看的内容就行了。最好看的内容是啥?PGC。

UGC换成PGC,社区不就变媒体了吗?如果是媒体,我花钱去补贴内容,又会有什么问题呢?

确实,绝大多数的用户是为了消费内容。但他们消费的不只是内容,更重要的是内容背后的人。

大多数用户看新闻,不会去看评论区。但看社区的时候,会点开评论区。为什么?

因为评论区代表着人,代表着消费者,代表着社区的氛围。

比如点开抖音的评论区,就是怼圣母婊(各种杀生的视频下面通常会有这种高赞评论:太残忍了…记得加上辣椒炒熟给我寄过来),怼事儿妈(做吃的没戴手套的话,通常会有人评论:为什么没戴手套?底下一定有个高赞回复是:你终于来了),怼过度女权(生孩子警告、做家务警告)。

点开微博的评论区,尤其是明星的微博,底下会有大量的粉丝互赞互怼。

再举个例子,同样的鬼畜视频,你在bilibili看,跟在优酷看完全不一样。因为bilibili的弹幕实在太欢乐了。有很多想办法逗你笑的傻屌网友,以及各种黑话。

以及钢铁直男聚集地——虎扑。

第二:社区会变成IM吗?

既然社区也是通过内容链接人和人,IM也是链接人和人。且IM是实时的,那社区的终极形态会不会是IM呢?或者说社交呢?毕竟各个社区也都做了自己的私信系统。

这个问题更加简单。你给吴亦凡发条私信,他会回你么?会么?

不会。

我们中天生有些人,社交势能高。最高的是明星,发个标点符号,也有一堆粉丝在底下解读。最低的是老百姓,有些要靠自虐夺人眼球(想想快手早期)。

所以这种链接就必须一对多。有两种,同步是直播,异步是社区。所以直播和发动态(无论文字、图片、短视频),几乎是各个社区的标配。

综上,社区不会变成媒体,也不会变成IM,他就是个独立的产品形态。

社区的表现是群体一致性
当我们弄懂社区的独立性,我们依然会困惑。

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产品,原样复制一个,就能work。但有些产品,即使产品功能做的一模一样,也未必能行。

社区就是后者(手动给张朝阳圈重点)

市场上社区架构的产品太多了,可大多数都不能称其为社区。

怎么才算形成了一个社区呢?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群体一致性。一致性的内在,是价值观的统一。外在,则是一个社区的氛围。

刚也聊到,这种群体一致性,尤其体现在评论区。比如皮皮虾的屌丝氛围,B站的鸡你太美,虎扑的大碗宽面,甚至早起的李毅吧出征Facebook。

正是这种群体一致性存在,导致社区有明显的排他性,你不是这波人,你就混不进去,混进去了也玩不好,玩不开心。

社区是非常高效的内容协作体系
这种一致性如何产生?通过社区的网络效应。

在阐述之前,我们先来温习下网络相应的定义吧,我相信大多数人虽然经常提,但并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网络效应定义:

如果网络中只有少数用户,他们不仅要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而且只能与数量有限的人交流信息和使用经验。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这种不利于规模经济的情况将不断得到改善,所有用户都可能从网络规模的扩大中获得了更大的价值。此时,网络的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这种情况,即某种产品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该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数量,称为网络效应。

201906177375_660.jpg


在社区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有网络效应,生产者提供内容,消费者提供正反馈。

生产者之间也存在网络效应,A的内容受欢迎,B马上就开始学习借鉴。所以社区里面一个套路从流行到玩腻了,也就几天功夫。

消费者之间也存在网络效应,通过点赞、评论,消费者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其他消费者确立认同感。

这种多方面的网络效应,造成了社区的几个特点:生产内容效率极高,群体一致性,长期留存好,排他性天花板。

社区的优势和劣势
内容生产效率高

在这,我们可以套用「刻意练习」的模型。刻意练习的关键是三步,提炼模型、刻意练习、及时反馈。

在社区里,这太容易了,一个内容生产者,很容易学到模型或者套路。比如快手上的赶海,小A创造性的搞个小瓶子,让皮皮虾自己爬进去,蛮好玩的。

小B看到了,迅速完成了第一步提炼模型(不就是放个瓶子嘛)。当晚就照着拍了一模一样的小视频,完成了第二步,刻意练习。

通过分发,视频被迅速曝光,小B跟之前的一对比,确实赞高了,评论多了。然后他翻着评论,琢磨着怎么改进。这就完成了第三部,及时反馈。

几千万老铁们,就是这样在快手上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着,刻意练习着,不断生产出满足2亿老铁的内容。

这谁干的过呀?电视台?公众号?不行,差得远呢。

群体一致性

上面已经详细聊过。有关群体一致性最好的例子,是bilibili、皮皮虾这类搬运型社区。他们甚至没有独有的供应链,仅仅靠搬运和二次加工,就成了社区。

长期留存好&排他性天花板

网络效应越强,越复杂,长期留存就越好。但排他性也越严重。这是网络效应的AB面。一方面提升了社区的价值,一方面成为了社区的天花板。

所以你会发现,虽然现在快手月活3.4亿,抖音月活2.7亿。但还存在着不少更垂直的社区。

201906178445_267.jpg


再讲个例子,A站在被快手收购的前夜,在各种折腾之后,仍有接近100万日活,舍不得走。

运营,帮助社区进化

如何做一个社区?在其中运营的角色是什么?

社区是一个生态系统,有排他性的生态系统。想象一下,如果你想搭一个生态系统。什么是最关键的?

即使是极其简单的生态瓶吧。它也有着非常明确的放置顺序和要求。没放水草,先放了鱼,鱼就会缺氧而死。

而在自然界,从草地,到灌木丛,到森林,是需要很多年的演化的,一蹴而则往往极易崩塌。

社区需要养,且养的顺序、耐心都很重要。

这也是运营要做的事情,掌握社区的节奏。帮助社区进化。

上来就猛灌DAU、KOL是没用的。由小到大,先要有一个非常坚实的内核。

为什么要有内核?

没有内核的社区就是一盘散沙,就没有群体行为,就没办法称其为社区。

另一方面,你是一个新产品,新产品就一定要找到一个足够sharp的点切进去,一针捅破天。你至少要在一个很小的领域里效率更高,内容更好,调性更足,这也要求你找到一个足够强的内核。

比如抖音的内核,最开始是音乐和炫酷的运镜。这是运营自己选定的结果。快手的内核,最开始则是喊麦,这可能是用户自己筛选的结果。

这是社区的从0到1。

有了内核之后,通过活动、KOL运营、流量倾斜,帮助其更坚实。但另一方面,要注意边缘内容。只要社区的效率足够高,总会有用户提供一些内核之外的内容,通过算法,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非内核,但在一部分用户中仍然很受欢迎的内容。这时候你就可以通过运营手段,在站内培育、站外挖掘更多的KOL,把这个品类也做起来。

为了便于边缘内容生长,社区会提供一些小结构,比如快手的话题、火山的圈子、抖音的活动和音乐。

随着品类的扩展,社区的核也会变化,变得更加宽泛。比如抖音从最初的音乐+运镜到搞笑,到年轻人的生活娱乐。

这是社区的从1到10。

这时你的社区已经比较大了,只靠运营去发现新品类、拓展新品类的可能性比较小了。是时候把接力棒完全交给算法了。而你要做的是继续提升社区的效率。这个效率,就是指帮KOL赚钱的效率。

如果一个符合调性的KOL,能在你的平台以最快的速度积累粉丝,且能在平台内赚到足够多的钱。那么你的社区就会不断长大,不断吸引新KOL的入驻。而一个社区的结构越分散,一般来说留存就越好。

所以你会发现抖音、快手都在努力的做电商、直播。

题外话:短视频的未来
现在最火的社区,是短视频社区,抖音和快手。

短视频的未来会如何?

内容消费是个很大的基本需求。文字→图片→视频,视频就是更好看,这个回不去。视频消费不是一时的风潮,是个长期趋势。

短视频因为短,门槛低,可以包罗万象,所以会产生这么大的社区产品。快手月活3.4亿,抖音2.7亿,火山1.3亿。社区的排他性决定,快手和抖音很难相互吞并。

vlog的关键不是视频变长,而是短视频专业化。

未来,一部分内容会专业化成PGC、vlog这类中长视频,但短视频社区仍会长期存在。

同时短视频会像水一样,变成几乎所有和内容沾边产品的基础功能,和基础内容形式。

有交易闭环的产品会发力垂类短视频,比如大众点评,马蜂窝。但去掉交易,只是垂类短视频社区,恐怕很难生存。

来源:金龙聊运营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860854895 周一至周日:09:00 - 22:00
十五年老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先普云网-分享创业资讯_最新网络赚钱项目资源论坛,值得信赖!
普云网-分享创业资讯_最新网络赚钱项目资源论坛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普云网-分享创业资讯_最新网络赚钱项目资源论坛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QQ|小黑屋|广告服务|加入vip|APP下载|手机版| 普云网 ( 鄂ICP备2023000076号-1 )

GMT+8, 2024-11-24 13:38 , Processed in 0.093292 second(s), 3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