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初的一个热搜,大家还记得吗? 这个话题在微博总共有2.2亿浏览量。
 
 这说的是,山东德州一个初二男孩,在寒假期间,找妈妈要了800元启动资金,买了400个玻璃杯和300多个兵乓球摆起了地摊。
 
 他从正月初八到元宵节,8天时间已赚到17000元,还请来主持帮忙,开200元日薪。
 
 
 
 正如上图,他在元宵灯会上租了个场地,买了玻璃杯和兵乓球,在杯子里塞些钱,让人用乒乓球往里扔,就这么简单。
 
 
 
 虽然看上去是小生意,但路人的参与兴致还挺高,都纷纷围过来“玩”了起来。
 
 1、摆地摊最想卖什么
 
 摆地摊是真火了,微博相关话题近千万浏览,大家纷纷讨论如果摆地摊会卖什么?
 
 但是项目哥告诉你,为什么一定要卖呢?不卖,可以套的。
 
 如果我去摆地摊,就摆个套圈的摊子,成本小,收益高,基本没什么风险。
 
 我们来分析一下上面初中生的案例,这是一个被实践检验过的成功案例。它让一个男孩,短时间内周薪过万。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生意为什么火爆? 还不是因为杯子里装的都是钱,真金白银赤裸裸的诱惑!
 
 我就问你一句,打麻将为什么那么好玩?一上牌桌为什么就不想离开? 彩票投注站为什么永远人头涌动?
 
 看出来了吧,没错,有赌的性质。人性就是贪,好以小博大,初中生这个摊,就是抓住了这点。
 
 另外,加上主持人的宣讲搞气氛,加上从众效应,生意不火爆才怪呢!
 
 去玩的人心里很清楚,这就是赌,我就想花小钱博大钱。在这种思维之下,人们不会去多想什么概率,最终会不会倒亏。
 
 因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一定能赢”。而真正输了,还会安慰自己,就当玩呗,娱乐一下开心。
 
 所以,什么钱最好赚?赌B的钱就好赚。好吧,开摊,一本万利开始。
 
 且慢,没那么简单。初中生这个摊,也就收得早,不然所有盈利都得上缴。
 
 法律上,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涉嫌违法,但是我知道在城管这块,你肯定过不去。很快就会有人来办你的。
 
 我想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这么好的模式,几亿人看过之后,没有人大规模去搞的原因吧。
 
 但是,还能不能搞?
 
 2、玩真正的套圈,当然可以搞!
 
 摆地摊套圈是合法合规的,这种模式自古有之。据传,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有钱人玩套瓷器套珍宝,而民间百姓则玩套鸭子套大鹅。
 
 
 
 玩法简单,只要套中的都可以拿走。过程有趣,十分受欢迎。
 
 
 
 鸭子:套是不可能套上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套上的,我们可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我们活下去的原则就是——不能让主人亏钱。
 
 
 
 然鹅:也是一样的。只要我们不是累了,可以陪你们玩到天黑。
 
 套圈历史悠久,长盛不衰,一直是地摊重头戏。那么,今天我们何不尝试一下?
 
 3、如何让套圈一定赚钱
 
 套圈要稳赚,主要包含两大关键因素——成本和概率。
 
 首先,你得控制好成本。比如,前面提到的富家子弟套瓷器珠宝,那么老板一个圈就得卖一两银子。
 
 而民间玩的套鸭子、套大鹅,一个圈就不能卖太贵,贵了没人来玩,所以一个圈十文钱足矣。这就是成本控制。
 
 好了,成本把握好,但不代表就一定赢利。因为还有一个概率问题要解决。
 
 如果赢的概率是100%,顾客怎么扔都能套中,那不用干了,多少身家不够赔。
 
 别说不可能,如果我给你一个直径一米的大圈,我敢打赌,你背身投也能套走大鹅。
 
 
 
 所以圈子大小、扔圈距离、大鹅的逃跑能力...这些都是影响概率的因素。
 
 这里不去详细说,如果你真要去摆摊了,也不必苦想,去实践几次自然出真知。
 
 说回上面初中生的“圈套”,不对,是套圈生意。他很聪明,把圈换成乒乓球,扔球入杯,杯口只比球大一丢丢。
 
 明知道很困难啊,为什么那么多人还去玩?  因为透明玻璃杯里面都是一张张明晃晃的钞票啊,看着好像是地上捡钱一样。
 
 不捡白不捡啊。视频中,没有说他到底多钱卖多少球。
 
 但我猜想,他不会卖很贵,也就是“10元5个球”,“20元15球”的样子。
 
 因为是在节日活动现场,估计一天能卖出2-300个球,扒指头一算,每天至少都能收入一两千多块钱。
 
 这样下来,一个月至少都有三万块,一年更是高达三十六万,除去买奖品和人工费,一年下来至少也能净挣二十多万,这简直比普通的上班族两三年的收入都要高啊!
 
 当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你也别急着反驳我。
 
 咱们都还没亲自去实践过,但我相信我要去做,那么我一定有办法让它盈利。
 
 
 
 4、如何玩一票大的,如何才能做一名潇洒的套圈少年?
 
 杯子放钱,不用想了。太过于赤裸裸,有点那个意思,给我800元我卖你500元啊,连号的。
 
 这明显是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咱要换一下玩法。
 
 百元大钞是很有吸引力,但它“太红太暴力”了,我们换成等值的,甚至是超值的奖品吧。不就是吸引力嘛,只要够大够多,效果也不差。
 
 
 
 你瞅瞅这架势,也还不错吧。如果你觉得套圈太容易,怕被套走太多而亏钱。那么,你也可以换成乒乓球,扔杯子。
 
 只要把杯子里面的钱换成纸条,写上奖品名字即可。
 
 
 
 奖品就堆在一边,扔中了什么直接去兑换就好了。
 
 美其名曰,搞个家电下乡,厂家直销大放送,配合着“套圈圈”活动,加大力度宣传,四里八乡不都赶集一样的过来?
 
 来到这里,你可能会说“项目哥又在意淫了”,一切都是空想,不切实际。电器不要钱啊,这成本多高啊。被套走一个,不白搞一天?
 
 我一直说什么来着,别急着反驳,先去调查一下。现在很多家电,都是很便宜进货,然后高价卖的。
 
 比如什么净水器,明星代言的,零售价2000,其实它进价也就200-300。
 
 还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扫地机,智能机器人,这些产品不卖个三五千都对不起高端二字是吧,它成本也只是三五百。
 
 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很多东西都很透明,只是很多人装作不知道,他不会告诉你。
 
 生意赚的就是信息差,一不小心暴露了商业机密。点到为止,更多信息,自行去查找。
 
 5、摆地摊跟你有什么关系
 
 借用一句名言“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
 
 摆地摊是火了,可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就是“摆摊是不可能摆摊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摆摊”。
 
 很苦很累很low,又赚不到钱,没身份没地位...这都是传统印象。
 
 我敢打赌,如果这一波地摊热潮真正掀起来,将会是有史以来全新的地摊经济。
 
 不再是过去那种模式,总会有牛人玩出不一样的精彩。地摊一定是要在街头摆吗?摆地摊一定是要卖产品吗?
 
 地摊经济还能怎样玩?可以留给我们很多想象。
 
 我一直强调,摆地摊也是一种创业。如果模式好,产品好,会推销,地摊经济一样可以玩出花。
 
 经营得当,也不会太累,收益好过上班族几倍,甚至几十倍都是可能的。
 
 说一个身边的故事,当然你身边可能充满失败的案例,那既然这样,我说的是成功的案例。
 
 我老婆的一个表哥,学历不高,早年也迷惘,不知道干什么。但是后来他去学了厨师,先是打工帮餐厅干三年,然后自己蹬三轮卖烧烤。
 
 开始有多难?骑车5-6公里到烧烤啤酒街去摆摊,头戴一顶鸭舌帽,一路上把头压得很低,都不敢看路。
 
 为什么?怕被朋友同事看到。这都是刚开始的心态,好在他坚持下来了。从一个人干,没日没夜干,这些苦作为摊贩大家都差不多。
 
 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不放弃,总会是慢慢变好的。
 
 发展到后来,他可以开固定档口了。因为他的手艺好,出品口味一流,干这几年,吸引了不少忠实食客粉丝。
 
 早在微博时代,他微博就1000多粉丝,全是本地食客。中间他因为各种原因,也是频频换地点,但无论去哪里,只要他微博发一条消息“我开摊了”,当晚必然人头爆满!
 
 现在他固定下来了,每天晚上开奔驰宝马过来的食客都很多。疫情休息了三个月,没什么影响。就是少赚了几个月。
 
 如今食市开放,我在他这里真正看到了“报复性消费”。每晚的人流量,是去年平时的2-3倍。
 
 说这个案例,为了什么? 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厚积薄发”。今天你看到的大佬,昨日他也是摆地摊起家的。
 
 很简单,不用去赶什么风口,想干就去干,干趴下了再爬起来。干不倒你的,终将会使你变得更好。
 
 摆地摊跟你我都有关系,摆地摊是一种创业,摆地摊也是生活,摆地摊更是为了奔向美好的未来。
 
 6、用互联网思维摆地摊
 
 最后,给出我所理解的摆地摊攻略。既然不再是传统的地摊,那就要按新的思维去搞。
 
 要是一些大佬真正去摆地摊,那么就是降维打击,他们懂互联网思维,懂传播,懂得精细化运营,他们要杀入地摊界,会端掉很多人的饭碗。
 
 试想一下,你隔壁摊坐着马云吧,他会让你把东西放到他的摊子上卖,你每月给他交租金。并且,很快整条街都在给他交租金。
 
 
 
 不要小看这个“其貌不扬”的人,他曾在不久前,打败了所有武林中人。
 
 扯远了,言归正传。
 
 用互联网思维怎么去思考摆地摊?主要有以下几点:
 
 1、曝光量:地段
 
 摊位位置的好坏,直接决定你的曝光量。人越多,曝光越多。
 
 2、点击率:你的摊位是不是最吸引人的
 
 参考一句歌词“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如何让你的视觉在众多摊位脱颖而出,也是曝光量的关键。
 
 点击率跟你卖啥也有关,跟逛地摊的人群和你的产品定位也有关。接地气的日用百货、化妆品、食品、服饰、电子产品肯定会比冷门产品受欢迎。
 
 大家可以去看短视频带货的数据,人群和地摊差不多,看看什么货好卖。
 
 3、转化率:多少人愿意为你买单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价格,逛地摊的大部分是为了低价去的,不管他有没有钱,都会跟你还价格,这是地摊的趣味之一。所以你报价不能贵,同时还要有砍价空间。
 
 4、选品:针对人群的爆品
 
 既然都是摆摊,当然要卖爆品。逛地摊的男女都有,但大佬都说了,男人消费力不如狗,都是女人在买买买。
 
 
 
 好了,今天的思路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可以给到你一些帮助。
 
 | 
 
 温馨提示: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